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 联系我们
合肥短信群发
合肥语音短信

Our Customer客户案例

Contact us联系我们

联系人:韦经理

电话:0551-63687570

手机:15905695106,13966731013

传真:0551-63687570

E-mail:593169945@qq.com

QQ:593169945

地址:合肥市包河区 - 马鞍山南路铂金汉宫8#1713

网址:http://www.ahduanxin.com/

more>>新闻中心

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

发布者:admin 日期:2011/6/5 1 点击次:1137
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,从小习惯了家庭的溺爱,小皇帝式的地位。他们可能有很优裕的生活,有较高的智商,但在社会生活面前却是脆弱的。几代人精心培育自己的儿孙,目的是想让他们成为成功和幸福的人。可是这种教育的结果却往往与初衷的相悖。
  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大体一致的情况下,孩子的发展与差异主要在于家庭教育。对于家长而言,你只有一个孩子,你一生只能有一次对孩子的完整教育。如何把握好这样的机会,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未来是攸关重要的。
  我以为,当代家庭教育需要走出九个误区。

  家庭教育的第一个误区是,家长对孩子偏重智力方面的开发,轻视情商教育。

  智商主要衡量一个人思维是否敏捷,对问题的分辨、思维能力好不好。而情商主要衡量一个人对情绪的控制能力、掌握能力和对外界事物的承受能力。
 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现,孩子最终能不能成长为一个比较出色的、有成就的人,常常不完全决定于智商,还决定于情商。
  父母从小可能舍得对孩子的绘画、音乐、书法、数学等方面花大力气进行教育投资,可是,对于孩子情商教育却不太注意。要把单纯的智力开发的培养模式,转变成一个完整智商与情商共同开发的模式,这需要家长在根本上转变认识。

  
  家庭教育的第二个误区是,许多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,常常只注意生理健康,忽略了心理健康。
    致使一些孩子考入大学离开父母后,会产生精神上的休克状态,觉得没有安全感,产生各种精神障碍。一些报道说,有些中学生离开父母甚至不敢独自睡觉。这都与家庭从小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关系。一对夫妻最近告诉我一件大喜事,孩子因为发明创造方面的特长,已被一所著名大学破格录取。面对同样喜气洋洋的孩子,我的第一个告诫是,上大学后一定要住在学校,要尽可能脱离父母的照顾,像成年人那样面对生活和应对社会,以便让自己的人格也和优异的智商一样,得到飞速的成长和发展。

  家庭教育的第三个误区是,家长未能指导孩子在获得成功的同时,保持人生的自在状态。
  许多孩子长大了,身体健康,学习也不错,但是承受着很高的心理压力与负荷。如何让孩子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,同时人生不被毒化,处在一种健康阳光的自在状态中,也是家长们应当重视的。

  家庭教育的第四个误区是,如何处理好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与道德教育的关系。
  中国正经历一个社会转型期,孩子们面对的社会是比较复杂的。一方面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,要崇高、正直、善良,具有关心他人的品质。另一方面,家长又面临着一个问题: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,孩子首先要有适应能力,才谈得到有所作为。
  那么,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既具备高尚的道德体系,同时又有恰当的应变能力呢?
  绝不能造成两个极端。一个极端是,孩子没有道德感,成长为一个混世魔王。另一个极端是,孩子很善良,但是对社会的复杂一无所知,毫无适应能力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,会处处受到伤害。这也是失败的教育。正确处理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与道德教育的关系,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课题。


  家庭教育的第五个误区是与我们的文化相联系的。
  中国是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,那么,家庭教育与我们的文化传统、与开放引进的世界文化的关系到底是什么?作为家长,怎样判断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优劣之处?如何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秀之处整合到孩子身上?
  许多家长对目前面临的文化大背景常常是缺乏思考的,是在无所作为和不知不觉中就把它们良莠不分地传给了孩子
  此外,家长的生活方式、生活态度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,也属于一种文化影响。


  家庭教育的第六个误区是,许多家长往往用自己的思维、想法代替孩子的思维与想法。
  很多父母以为很了解孩子,但实际上与孩子很少精神上的沟通。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,身体是否健康。孩子有了欢乐、苦恼和遇到的问题,首先希望交流的是自己的同学,他们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,他们和家长之间是有距离的。
  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,是一门艺术。能不能做好父母,能不能完成家庭教育这个历史使命,很重要的一点是,能不能特别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思想。
  孩子正在成长,他稚嫩的心理每天面对大量新鲜的生活,其心理活动与成年人是有差异的。如果父母不能设身处地替孩子思考,不能进入孩子对事物观察的眼光时,对孩子的判断总是打上成人的主观镜头,难免用有色眼镜看待孩子。只要父母对孩子的判断有出入,哪怕是一点点,就与事实是不相符的。一个事物本来是7,你非说是10,差了3,就已经面目全非了。这种眼光下,父母对孩子施加的种种教育、约束和引导,许多必然是不合适的,效果也不会好。孩子往往也会对这种教育产生逆反心理。


  家庭教育的第七个误区是,爱的误区。
  爱是重要的教育内容。在这个世界上,很多奇迹是靠爱来创造的。然而,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够产生良性的效果。
  溺爱就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爱。现在全世界都注意到了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溺爱,小皇帝式的家庭位置和几代亲长的溺爱方式是很出名的事情了。这样的爱对孩子的心理、性格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,有没有害处?很多家长已经有感觉了。
  但是,我们现在不应该只是一般地意识到溺爱的有害,应该把各种各样的爱分析一下。正确的爱、对孩子有益的爱、父母负责任的爱应该是怎样的?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,哪些是正确的爱,哪些是错误的、对孩子有害的爱?
  在这个世界上,如果父母对子女的爱,出发点和爱的方式都很得体,都很中肯,它所产生的力量是很大的。反之,如果爱的出发点、方式方法不妥当,副作用也相当可怕。


  家庭教育的第八个误区是,忽视心理暗示的运用。
  在家庭教育中,有很多内容属于心理暗示范畴。
  一个孩子可能不知不觉地受到某件事情的影响,并成为终生的烙印。比如父母这段时间因为生活中有些不顺,成天愁眉苦脸,孩子情绪也会受影响,健康状态更不会好。因为家长的情绪、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这种影响叫做心理暗示。
  一个正准备考大学的女孩很苦恼,她在信中告诉我,在她上小学的时候,表妹到家里来玩,母亲对她说,你看,你就不如表妹长得漂亮,学习就不如表妹好。这也许是家长无心之举,并不懂得这样的暗示对女孩的成长造成多大伤害。母亲这样的说法后来重复过几次,在孩子心中成了恶性的心理暗示,使她对外界环境产生某种排斥和敌视心理。久而久之,女孩得了心理疾病。她的症状严重到什么程度?她常常只能用目光盯视自己的鼻尖,不敢看别人的面孔,更不敢同学们交流。这种行为障碍使她不能正常学习和正常生活。
  
父母对孩子讲的某些话可能自己看来无所谓,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却可能是很深刻的。
  父母要学会的,是如何用心理暗示的方式,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,而不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。有些时候家长对自己日常言行中反复重复的东西不自觉,一次两次没事,多了以后,就在孩子心中输入一个程序了。就像电脑一样,一旦输入了某个程序,到时候就要按程序反应。很多成功人士谈到童年,都提到父母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,好的影响能使他具备好的素质,好的性格,并获得终生奋斗的力量。要把现代心理学、教育学和各方面有益的东西引进我们的家庭教育,在孩子身上输入好的程序,不输入不好的程序。


  现代家庭教育的第九个误区是,许多父母忽略了对自己人生的重新塑造。
一方面对孩子是宠爱、溺爱;另一方面,在爱孩子的时候,牺牲了自己的事业、时间、健康。
  我认为,一味地对孩子溺爱、宠爱,同时牺牲了自己的人生这样一种家庭教育方式,对子女和父母本人都不好。你教育孩子要有信心,教育孩子要有竞争意识,教育孩子要敢想敢做、有创造性,要知道,对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你的身教而不是你的言教。如果你教育孩子成为有创造性的人,有承受能力的人,有种种社会应变能力的人,可你自己的生活很消极,很颓废,没有理想和事业,那么,你的生活方式本身对孩子就形成了一个特别不好的身教。
  正确的观念是,当自己有了孩子之后,不但不应该觉得人生已经无所追求,恰恰要有一个概念,孩子的出生与成长使自己更年轻了,从现在开始要和孩子一起重新活一遍。
  就因为你想培养孩子懂音乐,你可以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始,使自己真正喜欢音乐。就是因为你要培养孩子学好外语,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门知识。就因为你要培养孩子微笑乐观的好性格,你自己就不应该一天到晚愁眉苦脸。你想让孩子有创造性,有远大的目标和追求,你的生活就要不断地创造和争取。这样做的结果,孩子会以父母为榜样。
  父母也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得到激励,与孩子一起成长。

普迅通传媒 版权所有

电话:0551-63687570 手机:15905695106,13966731013 传真:0551-63687570 地址:合肥市包河区 - 马鞍山南路铂金汉宫8#1713